
文\騰訊科技 孫宏超
沒有收銀員,結賬無需排隊,全天候售貨,無人便當店正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成為現實。
按照騰訊科技了解,目前僅在國內有品牌、成小規模的無人便當店就已超過 20 家。其中的佼佼者繽果盒子預計,未來 1 年其旗下落地的無人便當店將達 5000 個。繽果盒子和小麥便當店均已完成A輪融資,融資額都超過 1 億元。
和傳統便當店比擬,無人便當店具有建設快速、成本低廉、布點范圍廣泛的多種特點。而據從業者體現,無人便當店只是無人模式的一個簡單形態,“無人”模式真正的目標是把辦事和商品從“最后一公里”推向“最后一米”。
飛速成長的無人便當店
近日,在北京市海淀區蘇州街優家青年創業社區,騰訊科技體驗了當下零售業最火的業態之一——小麥無人便當店。
這家無人便當店大概有 15 平方米擺布,在進入之前需要先通過手機關注微信公眾號成為會員,掃碼之后即可入內,在便當店內拿取需要購買的商品后,用手機掃描商品上的二維碼或者條形碼進行結算,隨后就可以離開。此時,在這家無人便當店里有一個值守店員,他對騰訊科技體現本身的職責主要為備貨,同時為一些不是太熟悉流程的顧客做相關解答。
而在另一家繽果盒子無人便當店里,騰訊科技則沒有看到相關店員,店面也約為 15 平方米擺布,結算方式則為消費者把商品放在收銀臺“商品識別區”內,顯示器實時顯示商品的價格并生成鏈接,隨后掃碼支付。
據騰訊科技不雅觀察,兩家無人便當店設置的地點差不久不多,均為白領出沒區域,但和其他傳統便當店比擬,sku數量偏低,顧客數目也偏少,基本沒有排隊結賬的情況出現。按照資料顯示,去年 8 月,國內最早的無人便當店繽果盒子無人便當店在廣東中山啟動測試,本年 6 月初落地上海,開啟針對一線城市的大規模人流測試。
但這個無人便當店模式正式走上風口,是由于阿里巴巴和亞馬遜兩大電商巨頭在近日的布局。
本年 7 月 8 日至 12 日淘寶造物節期間阿里巴巴推出體驗項目“淘咖啡”。據騰訊科技在現場不雅觀察,淘咖啡是一個占地達 200 平方線下實體店,集商品購物、餐飲于一身,可容納用戶 50 人以上。在用戶首次進店時,需要打開手機淘寶,掃碼獲得電子入場碼(簽署數據使用、隱私掩護聲明、支付寶代扣協議等條款等),通過認證閘機后進入購物區。而當用戶離店時,需要經過一道結算門,它由兩道門組成,當第一道門感應到用戶的離店需求時,它便會自動開啟;幾秒鐘后,第二道門將開啟,此時結算門已經完成了扣款。最后旁邊有機器提醒,本次支付寶扣款金額等。
這被認為是對亞馬遜線下商店Amazon Go的回應,Amazon Go運作模式也是無須排隊結賬的實體店,流程相當簡單,刷手機進店、挑貨、拿貨,然后走人,這個過程中需要的則是亞馬遜賬號、智能手機和Amazon Go應用。
不過盡管無人便當店被認為是零售業下一個重要的風口,但事實上,在話題性之外,這些方方正正的小盒子仍處于生長初期。“淘咖啡”在造物節后暫無聲音,阿里巴巴相關人士則對騰訊科技體現,“漫咖啡”只是一次“有趣”的嘗試,離真正規模化還有距離;原定計劃于本年 3 月份落地的Amazon Go目前已經延期,主要也是因為亞馬遜還有很多技術問題沒有解決。
前阿里巴巴CEO衛哲更是對無人便當店模式提出公開反對:“消費者的體驗就四個字:多快好省,傳統零售只能犧牲其中兩個,換來別的兩個。我特別反對無人便當店,人不是成本,人應該是投資。要是做無人便當店還不如搞個自動販賣機呢。零售店里的人,不是理貨員,而是要釀成理客員,,幫手顧客最快找到想要的貨。”
無人業態多樣性
盡管無人便當店暫時遇到挫折,但長遠來看,這個行業背后的無人業態卻正在呈現多樣化的形態。
以近日生鮮電商每日優鮮推出的“無人零售”項目每日優鮮便當購為例,每日優鮮通過冷柜、食品柜等模式,將零食直接推向辦公區域的“最后一米”,每日優鮮便當購分為冷藏柜、常溫貨架和冷凍柜,別離用于水果、零食等商品的存放,和自動售貨機比擬,每日優鮮便當購商品品類更為豐富。
每日優鮮相關負責人對騰訊科技體現,每日優鮮便當購免費為企業提供三種設備:冷藏柜、常溫貨架和冷凍柜,提供以水果、零食為主的多種商品。依托每日優鮮的前置倉體系,由專人負責補貨及設備維護。用戶可通過微信掃碼選購、自助付款。
事實上,這種模式意味在新的零售環境下,倉庫將進一步前置,這個倉庫可能是辦公樓,可能是社區,甚至可能是學校或者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