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03日訊 為了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廣州市推出1+9”科技創新政策目錄,其中核心文件《中共廣州市委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定》及七個配套文件已出臺。
2015年年底,還將出臺《廣州市羊城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劃”實施辦法》以及《廣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辦法》。1+9”政策傳達了什么?又有哪些核心內容?廣州科技創新委相關負責人對系列政策文件進行了解讀。
1個主文件
核心文件:《中共廣州市委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定》
解讀:綱領性為主,確定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廣州城市發展的核心戰略。
核心文件
逐個解讀7個配套政策
1、《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意見》
解讀:這一政策中有12條重要內容,其中部分政策實現了較大突破。比如,允許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自主決定對科技成果的轉讓、對外投資等。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全部留歸單位自主分配,同時可按不少于70%的比例,對科技成果完成人和有重要貢獻者進行獎勵。
2、《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科技、金融與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解讀:政府規定了銀行資金池中貸給中小型科技企業的最低數額,但怎樣貸給企業,貸給哪些企業,由銀行自己判斷。科技管理部門將符合相關規定的科技企業整理出來,建立數據庫,交給銀行。銀行將貸款貸給企業后,萬一發生了壞賬,政府和銀行各擔一半責任。政府不要收益,只擔風險。政府對銀行的要求是,必須設計出更優惠、貸款過程更便捷的金融產品給企業。
3、《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發展的意見》
解讀:新型研發機構指從事科學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活動的組織。新型研發機構必須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可以有民辦非企業、事業單位、企業三種形式,但最好以企業形式運作,關鍵是要將高校或者其他企業的科研成果轉化到市場當中去。
4、《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的實施意見》
解讀:加上《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孵化器的相關政策共有四個,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個體系的核心一是專業化,最好一個孵化器只做一個領域;二是資本化,鼓勵孵化器對企業進行補助。
5、《關于對市屬企業增加研發經費投入進行補助的實施辦法》
解讀:這是專門針對市屬企業的政策,鼓勵國有企業進行新型研發,進行技術改造。
6、《廣州市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后補助實施方案》
解讀:廣州市計劃每年投入8個億對企業研發進行后補助。這與傳統的做法有很大區別。以往的做法是,即便你使用了一個億來研發,還是要到科技主管部門申報項目。現在科技管理部門不再管這些了。企業研發什么,是企業的事情,企業投多少錢,看市場的反應。
7、《廣州市關于落實創新驅動重點工作責任的實施方案》
解讀:廣州市提出了財政經費倍增計劃,全市地方財政科技經費2017年要達到108億元。根據市、區兩級財政科技經費投入的實際情況,市本級財政承擔45%的任務,各區本級財政合計承擔55%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