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計劃原本希望學費分期業務可以降低家長用戶的一次性消費成本,進而降低素質教育機構的招生門檻。但是到了2017年初,小牛計劃認識到,在素質教育這個巨大、分散、中長尾玩家眾多的市場里,僅解決家長到店轉化率低的問題是不夠的,家長到店之前的獲客階段共同決定了店鋪的招生效果。絕大多數素質教育機構的招生依靠地推,但是地推工作效率低且數據運營效率低,招生工作瓶頸明顯。
于是,小牛計劃上線了“客多多”招生工具,目前已經在北京一個城市內運營,4個月內就獲得了北京市場超過20%的占有率。簡單地說,客多多提供兩個方面的價值:第一,再造教育機構線上線下招生的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第二,將分散的機構流量整合起來,建立了一個圍繞微信流量的裂變體系。小牛幫助機構一次性從異業合作那里獲得大量活動贊助品。這樣,家長因為優質的贊助品更愿意參加招生宣傳活動,同時合作的異業公司也面向非常精準的家長人群投放了影響力。
本質上,這是一種贊助資源獲取的拼多多模式,每一家素質教育機構的體量都不足以和大廣告主合作,但是小牛計劃可以一次性為數百家機構“團購”贊助品。小牛計劃表示,使用客多多的門店的平均有效銷售線索成本從100元/條降到了不到20元。
除了招生平臺之外,已有超過5000家教育機構簽約了消費分期計劃;小牛計劃表示,該計劃幫助平均客單價提升了30%,到店銷售轉化率提升20%;而且,2017年在北京總計放款超過1億元人民幣,M1逾期率僅為千分之二,無一例壞賬,現已經和多家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進行合作,資金成本不到10%。
對于越來越多的85后家長來說,消費分期更加容易接受,并且單次報班費用約1.5萬元左右且同時需要購買多個課程確實有一定壓力;分期付款除了降低家長消費的資金門檻外,還降低了他們的決策成本。
另外,由于素質教育場景是基于兒童的服務場景,貸款人和債權人之間還有服務層;因此以服務場景為核心的風控體系就十分重要,所以小牛計劃建設了國內首個素質教育行業的BI體系。
在服務了超過5000個教育機構以后,小牛計劃還開始介入到教育綜合體服務中。最近5年,素質教育機構在商業地產中的營業面積增長了500%,越來越多商業地產意識到教育綜合體在引流和提高地產價值方面的優勢,所以希望吸引優質教育機構入駐。但是他們不了解教育綜合體的運營特點、沒有太多直接對接機構的經驗,同時創業者也面臨初期投入的資金壓力。所以小牛計劃一方面為地產商提供空間規劃、教育資源篩選引入、營銷和運營服務,另一方面向機構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目前,小牛計劃已經和萬科、碧桂園、駿豪等多家商業地產公司和教育綜合體運營公司進行合作,今年已經簽約的潛在開發面積超過30萬平米。
今年,除遠程服務覆蓋的55個城市以外,小牛計劃預計進駐15個城市,不斷豐富素質教育行業的BI系統,并在未來向機構提供更多種類的服務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