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信息服務、應用管理和商業流程等業務,發包給企業外第三方服務提供者,以降低成本、優化產業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種行為。它是當前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的國際服務業轉移的新形式,也成為發展中國家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的新增長點。在經濟全球化和專業分工越來越細致的形勢下,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為了節約成本,把自己的非核心業務剝離、分包出去,轉移到生產和服務成本較低的國家。
這種外包業務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20世紀90年代印度人為美國人解決千年蟲”問題。此時,印度人將部分工作量帶回印度本土加工,開始了離岸服務。這時,一些日資企業將電腦、通信的應用程序開發和測試工作也帶到了中國,形成了中國的對日軟件外包”服務產業。2003年以前,服務外包的基本格局是:印度人為歐美服務,中國人為日韓服務。
當中國制造”一詞仍然不減時髦和熱度的同時,中國服務”已悄然來到我們身邊。在發達國家,服務業一般占GDP的65%-70%、制造業占GDP的25%-30%、其余是農業和其他。過去30年里,發達國家將部分制造業逐步轉移外包了出來。據統計,今天中國拿到了全球制造業的8%-10%,這已使中國制造在全球獲得了巨大的影響。近年來,隨著跨國公司一步步轉移自己的非核心業務,中國的服務外包得到發展,并且正在逐漸成為跨國公司選擇外包的主要市場。
2003年以后,印度對美國的交付能力受人力資源供給的影響出現瓶頸,工資快速提升(年薪資增加15%以上)、離職率居高不下(年平均離職率35%左右)。這讓歐美用戶意識到:需要尋找新的外包地以降低成本。于是,中國成為歐美用戶目光轉移的第一站。2003年之后,中國對美國的服務外包業務進入了快速增長期,年增長速度均超過50%。服務外包格局悄然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