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用卡發行量的劇增,信用卡的安全問題也隨之凸顯。為加強管理,在銀監會的相關規定下,深圳各大銀行已經停止了信用卡外包業務,與之相應,上半年信用卡發卡數量也出現了回落。
上半年信用卡發卡數量下降
曾經在深圳街頭隨處可見的信用卡辦卡攤點正在減少,而在一些大型購物商場超市如萬象城、吉之島等場所固定設立的攤位多了起來。記者昨日走訪發現,信用卡攤點的人員均為銀行自身的營銷隊伍,并佩掛著工作證。以前一個攤點可以同時辦理多家銀行信用卡的現象不復出現。
“今年5月份,銀監會出臺了規范信用卡管理的規定,隨后各家銀行相繼取消了信用卡發卡的外包業務。”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陳勁對記者表示。據悉,今年當局監管的重點之一便是規范信用卡業務。由于目前缺乏對外包公司的有效監管和制度制約,特別是無法監管一些不法中介與信用卡套現行為的非法連接,使得外包成為信用卡套現泛濫的源頭之一。
在外包業務取消的同時,深圳上半年的信用卡發卡數量也呈現下降趨勢。陳勁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中信銀行信用卡發卡量只有過去的60%,而據記者了解,下降也是全行業的趨勢。陳勁分析原因表示,隨著各家銀行發卡競爭越來越激烈,深圳信用卡數量已經趨于飽和,另一方面,銀行在大量發卡的同時,銀行卡的犯罪行為也在增長,這給信用卡市場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他認為,今后深圳信用卡市場要轉變以前粗放的發卡方式,實行精耕細作,開發多種業務空間和信用卡支付模式,方能有更大的盈利。據悉,中信銀行全國信用卡中心總部設在深圳,信用卡業務約在2年前達到了盈虧平衡點,是為數不多信用卡盈利銀行之一。
多部門出手規范惡意用卡行為
用卡安全問題一直被持卡人詬病。平安銀行信用卡打出“失卡后72小時保障”,立即吸引眾多眼球,據記者了解,截至7月份,該行信用卡已累計為超過百名持卡人提供“掛失前72小時失卡保障”,累積保障金額折合人民幣逾50萬元。深圳市金融發展服務辦公室副主任肖志家表示,信用卡惡意套現、ATM詐騙、手機短信詐騙等行為在今年有上升趨勢,這些犯罪行為對眾多持卡人的資金安全構成威脅,也制約了深圳銀行卡的發行。
這種惡性刷卡行為近期將得到整治。深圳國內銀行業同業公會張南昌秘書長表示,“安全用卡宣傳周”活動內容之一,還包括深圳公安、銀監、人民銀行等多個部門牽頭深圳市多家銀行機構開展的大規模集體行動,共同打擊銀行卡犯罪行為。
陳勁表示,隨著銀監會對信用卡業務管理的重視,各家銀行都提高了信用卡交易行為的甄別技術,也將有效控制不良刷卡行為。記者了解到,這些措施主要有加強對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信息監測和報送,對同一持卡人大量辦卡、對有疑似套現、欺詐行為的持卡人,發卡機構可采取臨時鎖定交易等措施,并向公安機關報案;對確認存在套現、欺詐行為的持卡人,發卡機構應采取止付卡片、追索欠款等措施。
盡管針對信用卡風險的防控措施在加強,但是持卡者個人風險意識的提高尤其重要。“信用卡等同于現金,一定不要外借。”陳勁提示消費者要從源頭控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