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6月下旬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合作大會”上,與會專家提出,服務外包產業需要根據我國比較優勢的變化不斷升級。
當前,服務外包業務正在全球迅速發展,且被認為是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的重點,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重要標志。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一些跨國公司為應對危機、降低成本、增強發展能力,紛紛加快剝離非核心業務,加快非核心業務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外包的步伐,這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面臨的新環境、新變化、新機遇。
即使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下,我國的服務外包產業依然取得了較快增長。對我國而言,抓住機遇,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并在發展中實現升級,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就必要性而言,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有利于改善我國貿易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就業的目標;就可能性而言,良好的政策環境、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以及堅實的制造業基礎,構成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優勢,且這一優勢將在未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保持和深化。
既然加快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是大勢所趨,那么,除了落實現有的放松管制、實現多元化發展、健全相關的公共服務體系等政策措施之外,關于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和升級,決策者恐怕還需要進一步思考這樣一些問題。
一是怎樣進一步深化電信體制改革,放寬市場準入,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合理降低電信資費,減少承接國際服務外包以及相關企業的運營成本?
二是針對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所涉及的新業務,如合同標的、交付方式、產品質量等方面的新內容新形式,怎樣加快完善與國際慣例相適應的法律和規章?
三是能不能加快健全服務外包行業協會的步伐,鼓勵協會在規劃行業發展、與政府和公眾溝通對話、建立行業數據庫、定期舉辦各類交易會和推介會等方面,承擔更多的職能?
四是能不能借鑒國際經驗,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對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實行更加優惠的稅收政策?
五是怎樣鼓勵大學和各類職業學校加大力度,培養更多的既懂軟件和相關技術、又具備外語能力的人才?
六是針對國際服務外包是新生事物的現實,怎樣在科學設計相關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加強對國際服務外包的常規統計工作?
下一篇:深圳政府購買服務頗具領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