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企業越來越多地將技術工作外包至工資水平較低的地區,以節約資金。這種趨勢曾經奠定了印度軟件大國的地位。
如今,經濟疲軟對外包行業造成的不利影響開始深化。印度軟件外包產業協會認為,今年首季度印度BPO企業會有25萬人失業。
除了訂單減少,外包利潤也開始萎縮,Gartner周一表示,受經濟形勢不明朗、IT預算緊縮和競爭的影響,2010年底前IT外包服務價格將下跌5%-20%.
盡管經濟危機對軟件外包業的影響日益加深,但由于軟件外包業務能夠解決大學生就業、出口業務轉型等難題,中國多個省份加大對軟件外包業的支持力度。
2009年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明確提出要促進發展服務外包,支持企業“走出去”建立研發、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
國內軟件外包行業沖擊波何時到來,到底受影響有多大?又該如何應對呢?
2008年下半年,IDC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軟件離岸外包市場在2008年第三季度增長率僅為19.53%,2008年第四季度的情況恐怕更糟。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08年,由于全球主要資本市場均遭重挫,風投通過IPO實現成功退出的困難增加,機構普遍預測,今后兩三年內,企業通過上市進行融資的難度將會大大增加。
“軟件外包業到底受到多大沖擊,要到2009年6月份才能看到。”文思軟件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淑寧認為,這個行業經濟好的時候它會發展得很好,經濟不好的時候它也會好,因為客戶需要削減成本。但是,當經濟處于不確定環境的時候,軟件外包行業最困難,而目前正是處于經濟不確定的階段。
多業務組合分散風險
“盡管東軟也受到危機影響,但由于東軟的業務組合比較健康,風險小得多,年景好時,東軟不會特別冒進,年景不好時,東軟也不像其他企業那樣急跌”,記者從東軟集團獲悉,2008年,東軟在軟件與服務外包領域營業額增長30%.除了繼續加強在日本市場以產品工程和應用軟件系統開發服務為主的業務外,還加大了對歐美市場的開拓。東軟第五次入圍“全球IT服務100強”名單,并且繼續蟬聯“亞洲新興外包10強”榜首。
東軟內部人士介紹,與單一外包企業相比,東軟集成業務主要來自國內。即使在外包業務中,東軟一直堅持兩條腿走路的穩妥路線。
在此之前,東軟在離岸外包領域的主要市場是日本,為有效分散風險,東軟在今年年初成立歐洲公司,同時調整美國公司負責人,以加大在歐美市場的拓展力度。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東軟就忽略了賴以起家的日本,前不久上演與華信軟件的“分分合合”的大戲,其目的也就是為了鞏固自己在對日外包的領先地位。
利潤下降期急需擴充企業規模
Gartner稱,IT外包服務價格將會下滑,Gartner預計,應用托管服務價格將下滑10%-20%,網絡服務價格將下滑10%-15%,數據中心服務價格將下滑5%-15%,技術支持服務價格將下滑5%-10%.
利潤下降改變了很多風險投資公司對軟件外包行業的看法。華軟投資董事長唐敏認為,中國無法完全復制印度模式,因為印度是舉全國之力發展這個行業,語言歷史背景跟西方相似等。
而中國軟件外包產業有自己的一些特點:去年,中國軟件產業的總收入達到5800億元的規模,這其中出口外包只有大約150億元,國內需求大于國外需求。
“對于軟件外包產業目前出現的一些困難,我們并不感到很悲觀。”永威投資北京代表處總經理謝忠高認為,跨國企業在國內經營也產生大量本地化的服務需求,政府部門也有政策和財力支持,加上中國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可以說中國軟件外包產業有望再進一步。
唐敏認為,軟件外包是一個勞動力密集型的行業,需要規模經濟,對員工的管理能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軟件外包其實是一種制造業,開發團隊和管理團隊的建設需要大力加強,這樣企業才有可能在軟件外包當中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