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時代》周刊網絡版昨天撰文稱,繼搜索、軟件和操作系統后,微軟和谷歌兩大科技巨頭又開始爭奪高校電子郵件外包市場。雖然兩家公司均為各高校提供免費服務,無法直接從中獲利,但從長期來講,卻可以拓展各自電子郵件和網絡服務的普及率。
以下為文章全文:
開辟新戰場
大學生經常都會抱怨學校提供的電子郵件服務空間太小,無法處理大量郵件和附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越來越多的大學和學院開始將電子郵件外包出去。又有哪些公司愿意為這些高校提供免費的電子郵件服務呢?答案是谷歌和微軟。繼搜索、軟件和操作系統之后,大學校園成為這兩家科技巨頭的又一個戰場。
谷歌目前為2000多所大學和學院管理電子郵件。通過這種模式,學生們就可以在郵件中附帶100MB的附件,而收件箱的容量則可擴容70倍。微軟也為全球86個國家的數千所高校提供免費電子郵件服務。一旦高校采用了這兩家科技巨頭提供的系統,學生們便可享受到快速、便捷的服務,與此同時還可以保留學校提供的以.edu為后綴的電子郵件地址。
微軟Live@Edu項目高級主管科克·格雷格森(Kirk Gregersen)表示,許多已經使用微軟軟件和服務的高校都很樂意與微軟進一步拓展合作關系,讓微軟為他們管理學生的電子郵件。
需求日益明顯
而將電子郵件服務外包給谷歌的高校包括美國西北大學、康奈爾大學、喬治敦大學以及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由于學生對郵箱空間的需求日益增長使得各大高校的IT預算面臨壓力,這也為谷歌的Apps for Education項目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將電子郵件服務外包給谷歌可以緩解高校的服務器成本壓力,同時還可以吸引學生使用學校的電子郵件。專注于美國高校市場的研究公司Student Monitor總經理埃里克·韋爾(Eric Weil)說,平均每個大學生都擁有2到3個電子郵件地址,而Gmail的普及率過去兩年內已經實現翻番。
2008年全美校園計算項目(以下簡稱CCP”)的調查顯示,有42%的高校已經或準備將學生電子郵件服務外包出去。還有28%的高校表示,正在考慮外包。CCP發起人肯尼思·格林(Kenneth Green)說,現在的大學新生喜歡使用那些早在高中時便已經熟悉的電子郵件服務,就像很多人仍會繼續使用現有的手機號碼與好友聯系,而不會使用學校提供的宿舍電話號碼。
布朗大學目前正在測試谷歌提供的電子郵件系統,該校大三學生莎拉·博林(Sarah Bolling)說,她希望學校能夠一直使用谷歌的服務,因為她每周都會收到約300封電子郵件,所以學校提供的250MB的收件箱很容易被擠滿,一旦發生這種情況,便會丟失一些重要班級信息。有這種想法的不止博林一人,布朗大學IT支持主管唐納德·湯姆(Donald Tom)表示,該校目前已經有60%的學生將自己的郵件轉發到Gmail賬戶中。他說,此舉可以降低布朗大學的IT基礎設施升級成本。
節約大量成本
根據CCP的調查,在已經將電子郵件服務外包出去的美國高校中,有57%選擇了谷歌,38%選擇了微軟。除了電子郵件外,谷歌的Apps for Education項目還提供語音和視頻聊天功能,同時還配備帶有協作功能的字處理、電子表格和幻燈片軟件等。由于谷歌Apps今年7月剛剛去掉Beta標簽,使得決策者更為放心。微軟則為每位學生提供25GB的免費網絡存儲空間,不僅如此,該公司還將于近期推出自己的網絡版Office軟件。
美國圣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去年將電子郵件服務外包給谷歌,該校目前已經借此節約了150萬美元的存儲和其他相關科技成本。外包后,圣母大學學生對該校電子郵件服務的滿意率已經提升了36%。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預計,通過將電子郵件服務外包給谷歌,該校每年可節約40萬美元。華盛頓州立大學則將電子郵件服務外包給微軟,并有望因此每年節約10萬美元的成本。
推廣網絡服務
可是谷歌和微軟又能從中得到什么呢?由于提供免費服務,所以兩家公司都無法從中獲取收入。如果是為企業提供相同的服務,每名用戶每年都需要付出50美元的年費。但在與高校簽訂的合同中,谷歌卻放棄了這一收費策略,而且承諾不會在服務中投放廣告。微軟也采用了類似的策略。
谷歌Apps for Education項目負責人杰夫·凱爾特納(Jeff Keltner)說,雖然無法通過這一項目獲得短期收益,但谷歌希望借此加大旗下電子郵件和軟件服務的普及率。凱爾特納認為,校方不僅可以節約成本,還能夠獲得更高的安全性。他說:高校管理者認為,將數據放在谷歌的數據中心中要比自己存放更為安全。而且他們也非常樂意使用云計算技術,而不是將其存儲于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易于丟失的設備中。”
佩珀代因大學(Pepperdine University)最近也與谷歌建立了合作關系,該校CIO蒂莫西·切斯特(Timothy Chester)說,他所在的部門員工比三年前少了20%。使用谷歌的服務使得他們的團隊可以花費更少的人力,并將更多精力放在改進電腦教學方式上。他說:我們希望員工將更多的時間花在學生和教職員工身上,至于部署技術的細節,則應少花點時間。”(鼎宏)